为什么会散光?关于散光的秘密都在这里!
说起散光想必很多去配过镜的朋友并不陌生,但是,大多人都只知其名,却不知散光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散光,看完这一篇,你就清楚啦!
01什么是散光?
散光是眼睛屈光不正常的一种表现。
正常情况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睛后会聚焦于视网膜上一点;
但如果眼睛有散光,眼睛在不同方向上屈光力(对光线的折射力)不等,光线则不能聚焦于一点,而是分散的,眼睛所能看见的就是模糊变形的图像。
为什么会出现散光?
散光有两种类型,其形成原因不同。一种是规则散光,多数是由于角膜的先天性变化引起的。而另一种则是后天引起的散光,比如眼睑长针眼或麦粒肿,长期用眼姿势不良(如经常眯眼、揉眼、躺着看书、黑暗中玩手机等等),在这些情况下,眼皮会压迫角膜也会使角膜弧度改变,发生散光并使散光度数增加。
此外,某些眼科手术,如白内障及角膜手术也会改变角膜,从而改变散光的度数及轴度。
另一种是不规则散光,主要是由于角膜的屈光面从平滑变成凹凸不平引起的,如角膜溃疡、疤痕等原因。
03散光的危害
引起头痛、眼酸等现象:
引起头痛、眼酸等现象:高度散光不予以矫正较容易引起头痛、眼酸等现象,同时也容易引起歪头等不良姿势;所以,散光程度严重者一定要予以矫正。
视觉疲劳:
视觉疲劳:散光眼由于各经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对平行光线折射无法形成焦点而是两条焦线,所以大脑容易产生对像的选择读解。原因是散光眼容易产生对近视网膜的焦线的方向的景物;另外,散光眼为了相对看清景物要尽可能的使用调节去缩小弥散圈的大小以提高像的质量;高度散光如果矫正不当或不戴镜容易引起头痛、视疲劳等症状,因而散光眼很容易产生视疲劳。
无论视远物、视近物,均感模糊不清:散光眼较重者无论视远物、视近物,均感模糊不清,患者常有把眼睑半闭眯成缝隙的习惯,企图以此使物体看得较清晰。
视力减退:
散光眼远离视网膜的焦线方向的视标颜色变淡,边缘发虚不清,不容易辨认,视力下降,重者产生复视。除生理性散光外,各种散光都容易引起视力下降。
压迫眼球:
散光一般都用普通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一般是先天形成的,但也有后天的个别原因,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外伤和眼皮长霰粒肿没有及时治疗,会长期压迫眼球而造成散光。在个别情况下散光也会合并假性近视,这时就该去掉假性近视部份,而散光再给予配镜矫正。
弱视:
这种病症多见于高度散光,特别是远视散光,因其看远看近都不清楚,视觉得不到锻炼,易于发生弱视,继之又有发生斜视的倾向。
散光应该怎么办
2023/4/14
当看东西不自觉的眯眼、歪头、视力下降时,就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来说,明显影响视力的散光应及时予以光学矫正。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控制或治愈散光,所以主要依靠光学矫正。现在常用的方法是: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屈光手术。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需要遵循专业眼科医生的建议。
05如何预防散光
虽然先天性的散光无法预防,但后天病理性的散光还是可以预防的!
一些角膜疾病,比如青少年(15~25岁)最容易发生的圆锥角膜,会造成角膜形态变化,会导致散光增加。而现在研究认为揉眼是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所以不揉眼是避免圆锥角膜的“预防散光”的方法之一。此外,晶状体半脱位、圆锥形晶体、先天性白内障等晶体的疾病会造成晶状体形态异常形成晶状体源的散光,这也是内在散光,但这些造成病理性改变的疾病也无法预防。
眼科手术后也会带来手术源性的散光,这同样无法预防。我们能预防的只有眼外伤,眼外伤会造成眼球屈光系统的破坏,形成不规则散光。保护好眼睛,预防眼外伤就是预防散光。
小结
角膜散光是儿童散光的主要来源。
正常情况下,儿童的散光是先天决定的(基因决定的),3岁以后散光会趋于稳定了,即使有变化也是很少的。
很遗憾,先天散光没法预防,也控制不了。
不揉眼,保护眼睛,避免眼外伤就是预防病理性散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