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做完出现“回退”“反弹”,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做近视手术的家人们肯定是希望可以“一次手术,受益终身”,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做了手术超过十年了都保持着绝佳的视力(包括给小管家做手术时的医生),但也有些人持担忧的态度:
听说有的人做完之后没两年度数又“反弹”了,那岂不是白做了?
既然近视手术后还有重新戴上眼镜的可能;我还有必要做吗?
这种种种担忧,跟着一一来解开。
Part 1
术后视力回退跟3个因素有关
通常手术后的近视回退跟三个因素有关系:
第一个取决于手术者现在的近视度数有多高;
第二个手术者现在的近视情况稳不稳定;
第三个看手术者是不是有高度近视的家族遗传历史。
如果这三个都没有的话,术后视力回退或者“反弹”的几率就低很多。同时也要一个清醒的认知,近视手术只是解决了不戴眼镜的问题,并不能“治愈”近视。
此外也有两种可能性——
人体的组织受损后会试图进行自我修复的过程,角膜同样如此。
比如,角膜激光类近视手术通过激光的方式切削角膜后,角膜也会试图修复,当过度修复时,尽管微量,仍会引起轻微的近视度数反弹。
但对于此种反弹,是可以进行干预的。
手术后医生会为患者进行定时复查,同时为患者配备相应的滴眼液,来抑制手术后角膜的这种自我增殖,把视力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因此,术后的定期复查非常有必要。
同时,术后的用眼卫生还需要注意一下,如果恢复清晰视界后就“放飞自我”天天没日没夜地近距离用眼,那医生也不敢打包票说不会再近视。
这时准确来说不叫视力“反弹”,那叫“再次近视”。
Part 2
预防术后视力回退可以这样做
就算是再厉害的医生,都无法打包票给手术者说术后视力一定不会回退,但是术前术后,规范的操作能够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
想清楚要做近视手术后,除了本人符合18岁以上并有摘镜愿望,对手术效果有合理的期望值外,还应该通过详尽规范的术前检查确保自己符合以下条件:
■ 屈光状态相对稳定(每年近视屈光度数增长不超过0.50D)时间≥2年。
■ 屈光度数: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范围为近视不超过-12.00D,散光不超过6.00D,远视不超过+6.00D。-10.00D以上高度近视可优先考虑有晶体眼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具体需根据不同术式酌情而定)。
■ 角膜无明显云翳或斑翳;角膜地形图检查正常,无圆锥角膜倾向。
■ 无其他眼部疾病或影响手术恢复的全身器质性病变。
■ 对于有晶体眼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还需要保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000个/平方毫米,细胞形态稳定;前房深度≥2.80毫米。
术中要配合医师的指令,不说话,不点头或摇头,保持头位不动,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术前术中通关成功后,术后注意这些事项,对以后长时间维持住良好的视力也大有帮助~
■ 防止感染。大家在术后1-3 个月内应避免游泳、潜水,以及做剧烈运动,外出及洗澡时应佩戴眼部护具,防止脏水、汗水和异物进入眼内造成感染。
■ 合理用眼。看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3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加重眼睛负担。
■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可食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增进术后恢复。
■ 定期复查。切不可因为视力恢复良好、自我感觉无异常便忽视了复查的重要性。
想了解详细的术后护理,可以点击近视手术后想恢复理想视力,离不开这三个关键操作回顾~
选择好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和负责任的手术医生,就可以不用再过度担忧近视手术“回退”“反弹”的问题,好好享受或期待一下摘镜后的清晰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