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晶体植入概述
在我国,高度近视、尤其是超高度近视(≥800度)患者中,不少人因为角膜厚度不够或者相对较薄,而不能进行准分子激光矫正,而ICL给高度近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简单的说,就是将“设计成矫正近视的超薄镜片”放置于眼球屈光系统中的后房间隙,并固定于睫状沟内,达到长久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适应人群
1、年龄在18至50之间。
2、近视,伴有或不伴有散光,远视。Toric ICL可用于矫正近视合并散光。
3、前房深度合适,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需要眼科医生通过详细的眼科检查进行确定)。
4、在1年内眼睛度数的变化不超过0.5D。
5、未怀孕。
6、对屈光手术中应用的药物没有过敏史,没有其他禁忌证。
7、干眼症或角膜偏薄者(不适合进行LASIK的患者)。
术前检查的项目:
1、 屈光状态 小瞳孔检影和散瞳检影,主观试镜,选择患者 佳矫正的屈光度。检查 佳矫正视力时,对高度屈光不正,推荐角膜接触镜矫正,这样 佳矫正视力更准确。
2、 裂隙灯显微镜 观察角膜、前房形态,进行房角检查,明确有无禁忌症。
3、 角膜地形图检查 较角膜曲率计准确,排除圆锥角膜。
4、 超声或光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测定前房深度必须是角膜内皮至晶状体的距离≥2.80mm。
5、 角膜水平直径 9点至3点角膜直径,可在表面麻醉下,在两脚规裂隙灯下测量,也可用带有角膜直径检查功能的角膜地形图仪检查获得数据。
6、 角膜内皮计数 角膜内皮细胞≥2200/mm?手术的安全性较好。相关链接:治近视做ICL人工晶体植入术有什么禁忌症?
7、 瞳孔直径 评估瞳孔直径与人工晶状体光学区直径大小关系,预测术后眩光学的可能。
8、 视网膜检查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常有周边变性、感性裂孔、后ji部Fuch斑等并发症,应术前处理,并告知病人可能的视力结构。
9、 其他 有条件的可以检查对比敏感视力、波前像差、前房蛋白含量、视网膜厚度超声生物显微镜、晶状体透明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0、 患者心理状态 超高度近视患者对视力恢复的期望,以及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影响术后满意度的评价,导致其对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承受能力差,必须充分评估。
适应症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2.近视—2.5D ~ —20D、散光≤5D;远视+2D ~ +10D。无内眼手术史及眼内色素膜、视网膜及青光眼等病变,矫正视力良好。
3.常规检查角膜无已成、房角结构无异常、眼压正常。
4.前房深度≥2.8mm。
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500/m㎡。
6.各类激光手术参与的高度屈光不正的补矫。
7.无精神疾病者,具备合理的摘镜愿望和合适的术后期待心态。
禁忌
1、患者在1年内眼睛度数的变化超过0.5D。
2、年龄小于21岁或大于50岁
3、前房深度ACD<2.8mm者(角膜内皮到晶状体前表面距离)
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角膜变性或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500/m
5、患者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6、任一眼为青光眼或白内障或诊断为高眼压。
7、患者有全身胶原敏感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8、眼及眼附属器活动性炎症、肿瘤。
9、未经心理或者精神科医生允许手术的心理异常者。
10、女性孕期、哺乳期。